2025年重庆成考:政治理论科目复习要点
发布日期:2025-03-13 整理编辑:重庆成考网浏览量()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哲学的基本问题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 物质与意识
-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
- 实践与认识
-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认识具有反复性,因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主体和客体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无限性,因为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 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毛泽东思想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继续,是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完成的。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
-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 邓小平理论
- 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最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改革开放理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本质和核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 科学发展观
- 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 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座理论大厦的“四梁八柱”;“十四个坚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思想道德修养
- 人生观: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目的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是人们从价值角度看待人生问题的评价标准。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 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在对人生目的和实践活动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有的基本观点和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道德修养: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的意识、规范、行为和活动的总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集体主义。
- 法律基础
- 法的概念和特征: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法的特征是具有国家意志性、普遍性、权利义务一致性和国家强制性。
- 我国的宪法和法律体系: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等内容。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
- 我国的法律制度:我国的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环境资源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我国的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我国的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我国的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四、复习方法和技巧
- 理解为主,记忆为辅
- 政治理论科目内容较多,知识点较为抽象,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对于一些重要的概念、原理和观点,要理解其内涵、外延和相互关系,不能死记硬背。
- 抓住重点,突出难点
- 在复习过程中,要抓住重点章节和重点知识点,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
- 多做练习,总结经验
- 做练习题是检验复习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做练习题,可以发现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同时,要注意总结做题的经验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 关注时事,联系实际
- 政治理论科目与时事政治密切相关,要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标签:重庆成考 成考答疑 2025年重庆成考:政治理论科目复习要点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crgk.cq.cn/)
⊙小编提示:添加【重庆成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4年重庆成考政策资讯、成考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添加“重庆成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重庆成考网考试交流群

微信扫一扫加入考生微信群
①学习交流、②考试提醒、③成考解答
④成考资料、⑤新闻通知、⑥备考指导